[苏州年历] 【诗画苏州】冯梦龙的诗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37

帖子

81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816
发表于 2021-7-24 11: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日湖村即事
明·冯梦龙

蒹葭一望路三叉,遥认庄窝去路斜。
舟响小溪过蟹舍,屋颓高岸露牛车。
轻霜堤柳余疏叶,暖日村桃早放花。
平野萧条聊极目,远天寒影散群鸦。

本期话题

老郑/LaoZheng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7月23号的《诗话江南》《最美苏州诗》节目。咱们今天要和明朝末年的一个大文学家冯梦龙相遇。冯梦龙,我们前面也读过他的那些山歌、民歌这些作品。严格来讲,前面读的冯梦龙的山歌、民歌,不完全是冯梦龙的作品。

杨旭辉/YangXuHui

冯梦龙对山歌或者包括他对《三言》的贡献,可能更多的、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什么?收集、编撰和整理。

老郑/LaoZheng

我们看古代的小说,经常会引用诗歌。这里面的诗歌有的是作者自己创作的,还有我们知道古代小说很多都来自于话本,民间的流传,会把很多其他的文人诗人的诗歌引入到他的小说里,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演义》的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

2.jpg

杨旭辉/YangXuHui

郑老师你讲到这个话题,我又要展开了。冯梦龙的《三言》当中有很多诗词歌赋,包括中国的古典小说有很多诗词歌赋,这跟中国小说的发展起源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小说)有一个很重要的源头是民间的说话艺术。在民间说话艺术当中,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文本的结构,叫韵散结合。为什么会形成韵散结合的传统?因为民间的说书艺术是说唱结合的,就是在进行叙事性的故事的讲解的过程当中,可能更多用散体文;描写性的、抒情性的东西,我们的说书艺人就会穿插一些韵文。

在敦煌写卷当中可以看到变文,变文当中就有,讲故事、情节的推动是用散体文来讲的,然后这个人物形象,一个美女出现了,描写她容颜的时候,就会来一段诗歌。这个里面,那个女主人公或者男主人公要抒发内心的情感了,来一段诗歌韵文,这是我们的传统。大家看《三言》当中,包括《红楼梦》当中,很多诗词歌赋往往是抒情的、表达情感的,或者是给人物开面的。这种传统到苏州评弹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觉得,中国的古典小说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老郑/LaoZheng

《醒世恒言》我们都知道是冯梦龙编的,我们来读一首它里面引用的布袋和尚契此和尚写的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契此 《插秧诗》)

这是一首禅诗,确实很有趣,写夏天的时候,用手来插秧的时候那种情况。

杨旭辉/YangXuHui

关键里面还用了一个谐音双关,水稻的稻和得道的道、悟道的道是一谐音。

3.jpg
插秧


老郑/LaoZheng

我们今天读的冯梦龙这首诗,它写的是《冬日湖村即事》。

杨旭辉/YangXuHui

这首诗就是冯梦龙自己的原创的诗歌了。

老郑/LaoZheng

蒹葭一望路三叉,遥认庄窝去路斜。

蒹葭苍苍,我们读过《诗经》,非常熟悉这个,秋天的芦苇。蒹葭一望,湖边上全是芦苇。路三叉,我们经过一个三岔路口。

杨旭辉/YangXuHui

这个三岔路口不仅仅是陆路的三岔路口,可能还是河岔,因为有这种蒹葭一望,白茫茫一片的状况。

老郑/LaoZheng

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一望?你到了路口,就会停下来,想认认路,看一下。

4.jpg
芦苇

杨旭辉/YangXuHui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记得我儿子小时候,我经常就叫他念这首诗,然后最后我们之间有一个默契,我说儿子背一个最美的诗,然后他就会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老郑/LaoZheng

遥认庄窝去路斜

庄窝现在不太用了,就是村庄的意思。

杨旭辉/YangXuHui

庄窝是在蒹葭深处。

老郑/LaoZheng

斜斜的一条小路,一条。过去,在湖天一色的蒹葭丛中,看看有个村庄。这是一个远景。

杨旭辉/YangXuHui

窝就是什么?我们讲的家,或者说就是我们苏州人讲的窝。北方的话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老郑/LaoZheng

蒹葭一望路三叉,遥认庄窝去路斜。
舟响小溪过蟹舍,屋颓高岸露牛车。

车在古代念chā,斜在古代念xiá,是押韵的。现在都不押韵了。

杨旭辉/YangXuHui

古音里面是入韵的。很多古音是留在方言里面的,我们千万不能说苏州话都是古音,不一定。很多方言里会有一些古音的遗存。比如说,我们讲苏州方言里很多时候没有尖音都是团音,就不对,比如说“鸡冠”你怎么读,鸡冠,就是尖音。

5.jpg
村庄


老郑/LaoZheng

舟响小溪过蟹舍
在芦苇的后面,有声音传来。

杨旭辉/YangXuHui

我的理解是什么?冯梦龙是划着船,穿过芦苇荡,在芦苇丛中寻找村民的家。在汩汩的水流声中,静静的,在冬日的早晨,应该是清晨的时候,经过了蟹舍。在这个里面可以看出,在冯梦龙时代,我们的湖边还是有很多的养蟹的蟹农。为了养蟹,蟹农在湖边建造了简易的蟹舍。

6.jpg
划船

老郑/LaoZheng

屋颓高岸露牛车

这是典型的农村的一个风景,就像一个风俗画一样。破房子边上,有高高的堤岸,有老牛拉着破车。

杨旭辉/YangXuHui

作为冯梦龙来说,他非常关注农民的民生的疾苦,他感受到房屋的颓败。尤其在冬日的时候,寒风凛冽,在湖边的风是非常大。俗语有句话叫“针尖洞,笆斗风”,就是针尖一样的洞,吹西北风,透过针尖大的洞穿过来,像笆斗一样大。笆斗可能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了。

7.jpg
笆斗

老郑/LaoZheng

轻霜堤柳馀疏叶,暖日村桃早放花。

我觉得可能已经不是初冬了。

杨旭辉/YangXuHui

从这里面看,已经是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了。轻霜堤柳馀疏叶,虽然有隔年的枯黄的柳叶,但是似乎枝头上也有淡淡的绿意。我觉得这是非常富有诗意。

老郑/LaoZheng

这是一个暮冬初春的时间,应该是这样的,冬春交际的时候。

平野萧条聊极目

放眼望去,极目,远望,平旷的原野有一种萧条破败之感。

远天寒影散群鸦

这又是一个大全景。

杨旭辉/YangXuHui

就是很典型的一种江南农村的生活场景。这个场景既有一种枯槁萧条,但萧条当中又孕育着一种生机,生机还没来临的时候,冯梦龙有一种对乡民、村民的怜悯之心。

8.jpg

远天寒影散群鸦

老郑/LaoZheng

冯梦龙到了晚年的时候,到了福建寿宁,就是福建北部的山区,宁德地区,去做了四年的县令。那个地方非常穷,穷到什么程度?当地的人都没有鞋子穿。冯梦龙就想办法改善山民的生活。

当时寿宁还有一个问题特别严重,就是虎患。经常会有老虎去咬人,把人给咬死。他就亲自去找那种会做陷阱、做笼子的人,把虎引诱到笼子里,把它关起来,消除了虎患。冯梦龙在福建寿宁待了四年,当地的人到现在还非常怀念他。在福建的寿宁,有他的小学,有他的纪念馆,有他的路……

杨旭辉/YangXuHui

冯梦龙在寿宁做地方官、做县令的时候,还留下一部很重要的地方文献。

老郑/LaoZheng

《寿宁待志》。冯梦龙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工作,我还修的不是正式的县志,所以叫待志,很谦虚,等待的待,待后来的贤者……

杨旭辉/YangXuHui

有点像我们今天讲《寿宁县志(讨论意见稿)》。

9.jpg
《寿宁待志》


老郑/LaoZheng

这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东西。冯梦龙曾经把自己的官俸拿出来,在当地修县学。

杨旭辉/YangXuHui

拿俸禄修县学兴办教育,这是很多苏州籍的官员到各个地方做官,很普遍的一种文化的情怀。

老郑/LaoZheng

在《寿宁待志》里面也收录了他写的几首诗。在文稿里面可以附给大家看一看。

瑞云
明•冯梦龙

出岫看徐升,纷纭散郁蒸,
莲花金朵朵,龙甲锦层层。
似浪千重拥,成文五色凝,
不须占太史,瑞气识年登。

我们今天先说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诗话江南》,咱们明天再见。

宣传/分享:苏州论坛APP
来源/版权: 江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已获授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可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