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往事] [姑苏原味]贪看春波忘却归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37

帖子

81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816
发表于 2021-5-3 10: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10503102621.png

老郑/LaoZheng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5月1号的《诗话江南》《最美苏州诗》节目,咱们进入到了五月份,时间过得飞快。

杨旭辉/YangXuHui
时间都去哪儿了?融在自然的山光水色当中。

老郑/LaoZheng
我们前面四个月和大家一起领略了苏州的名诗,领略了年节风俗,看了山水风光,游赏了园林。

杨旭辉/YangXuHui
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大的概念来概括,这就是苏州的风物和风情。

老郑/LaoZheng
五月份专门讲风物。我们今天读的诗是一位明朝的诗人叫做顾清写的。这位顾清是松江华亭人,就是现在上海的松江区。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松江府和苏州府都是经常放在一起来说的。

杨旭辉/YangXuHui
所谓的江南四大名府,苏、松、常、镇,苏就是苏州府,松就松江府,常是常州府,镇是镇江府。

老郑/LaoZheng
既然我们的节目叫做《诗话江南》,我们可以把视野放得开一点,说说江南的故事。

顾清的这首诗的题目叫《吴江竹枝词》,杨老师,我看了一下,好像您选的是顾清写的一组诗里的一首是吧?

杨旭辉/YangXuHui
顾清的《吴江竹枝词》这一组是按照一年十二个月来写的,有点像我们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苏州好风光》,从正月一直写到腊月。

老郑/LaoZheng
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吴江竹枝词》,这个吴江指的是什么?

杨旭辉/YangXuHui
吴江是一个泛指。前面节目里面讲到,唐代诗人崔信明的“枫落吴江冷”,我们解读的时候说,可以把视野开阔一点,所谓的吴江,我上次也讲过,是整个吴地的江水,这是一个很泛的理解。

老郑/LaoZheng
这是广义的理解,如果做实一点,如果作为一个狭义的理解,是不是就是指的吴淞江?

杨旭辉/YangXuHui
对,是指吴淞江。吴淞江在苏州文化地理的视野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吴淞江联系了苏州府和松江府。

吴淞江沿岸有很多重要的地理的节点,最重要的一个地理节点,就是苏州城东的甪直古镇。前面介绍的吴江人徐达源的《甫里诗抄》,《甫里诗抄》里面就选入了很多松江人驻足在甪直所写的诗歌,比如说大家非常熟悉的陈继儒陈眉公,就在甫里,就是今天的甪直,写了很多诗歌,包括晚明时期著名的竟陵派的大家钟惺、谭元春,也徜徉在甪直的梅花别墅,然后写下了很多诗歌。

老郑/LaoZheng
它是和松江比较近,和苏州又比较近,相当于是一个中间点。

杨旭辉/YangXuHui
中转站。

老郑/LaoZheng
我们先来读诗,读完了再来谈松江和苏州、和江南的这些风物和人士。

二月吴江燕子飞

杨旭辉/YangXuHui
早春乳燕飞,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物候。

微信图片_20210503104607.jpg

吴淞江


老郑/LaoZheng
农耕时代很典型的一种物候。

杨旭辉/YangXuHui
对,燕子报春。

老郑/LaoZheng
燕子会在屋檐下面筑巢,燕子会用它的燕泥筑新巢,抚育小燕子。

杨旭辉/YangXuHui
我们家的屋檐上,南面和北面两个屋檐上有两个燕子窝。今年燕子窝里面,燕子下的蛋已经看到了。每年到暮春时候,就会在屋檐下的燕子巢里面看到小燕子探出头,很可爱很有趣。

老郑/LaoZheng
它在人家的屋檐下面做巢,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比较吉祥的、比较美好的象征,它代表了春天的归来,所以叫二月吴江燕子飞,然后,江上有什么?

河豚欲上荻芽短

杨旭辉/YangXuHui
第一句,它是一个全景式的描写,燕子飞在水云弥漫的吴地的江水上、江面上,这是一个很开阔的全景,给我们的感觉是朦朦胧胧、彷徨迷离的一种水墨画的意境。第二句把它推进,写到河滩边上,有这样两个风物,第一个是河滩边上的荻芽,所谓的荻就是芦荻,就是芦苇。

老郑/LaoZheng
枫叶荻花秋瑟瑟

杨旭辉/YangXuHui
对,这是秋天的景象,现在顾清写的是早春的,刚刚冒出嫩芽的荻芽。

老郑/LaoZheng
据说荻芽和芦苇好像是有一点区别,荻是开紫花的。说到荻芽、芦苇,东山有几个朋友,还有几个渔民朋友,他们会把芦苇的根拿出来可以当菜吃,还有一点点甜味,带点淡红色。

杨旭辉/YangXuHui
我们小时候也经常在河滩边上去扒嫩的芦根,嚼嚼有点水分,有点甜津津的,就是非常有童年的回忆感了。

微信图片_20210503104612.jpg
荻花芦苇

老郑/LaoZheng
江南的风物里面,有很多这种水生植物的嫩叶可以吃,比如说现在饭店里经常会有的,很小的莲藕,那个叫什么来着?

杨旭辉/YangXuHui
藕带。

老郑/LaoZheng
再比如说,还有菱角,菱角它长花的下面的嫩芽,也是可以拿出来吃的。

杨旭辉/YangXuHui
包括鸡头米的杆。鸡头米的杆其实是非常好吃的一种。有的时候我跟卖鸡头米的农民说,你们能不能把鸡头米杆子给一点我?我买一点。农民说哪要买,多的是,就成把的送给我。我就把鸡头米杆的外面的皮撕掉,然后把它掐成一段一段的,用盐抹一抹出点水,然后用点辣椒稍微爆炒一下,非常地爽脆。

老郑/LaoZheng
“爽脆”,这个感觉是最好的。

杨旭辉/YangXuHui
我前两天到淮安去,在淮阳地区还有一道江南风物的菜,就是蒲菜。蒲菜就是水中的一种蒲草,在嫩的时候把它掐出来,然后做炖菜,也是非常的鲜美可口。

老郑/LaoZheng
二月吴江燕子飞,河豚欲上荻芽短。

我们说,这首诗是竹枝词。

杨旭辉/YangXuHui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普及。我一直在讲,《竹枝词》从形式上来说是类似于七言绝句,但从格律、平仄、押韵、对仗这些方面看,它非常地宽。有的时候,我们在细分它的平仄的时候会发现,有的时候不合平仄的规律,甚至有的时候它还出韵,有不押韵这种情况。

老郑/LaoZheng
二月吴江燕子飞,河豚欲上荻芽短。

杨旭辉/YangXuHui
第一句燕子飞的飞,和最后一句的归,它倒是同一个韵,但是第二句短就不入韵了。

老郑/LaoZheng
在英诗里面有这种押韵的方式,比如说ABBA,或者ABCA,有各种各样的押韵方式。

二月吴江燕子飞,河豚欲上……河豚鱼,最鲜美的,春天的美食。

杨旭辉/YangXuHui
讲到河豚,肯定会想到长江沿岸的很多的城市,其实我们苏州也沿长江,河豚也是我们苏州以及苏州以外其他很多江南地方的风物,印证了我们刚才讲的,《吴江竹枝词》未必就是狭义的现在的吴江区,应该泛指吴淞江地区或者太湖流域,或者整个吴地的水面。

再来看这句诗,第二句河豚欲上荻芽短,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联想,化用了苏东坡的诗,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老郑/LaoZheng
他把那两句变成了这一句。

杨旭辉/YangXuHui
对,把两句浓缩为一句,他写得就更为通俗上口。现在长江沿岸很多城市都在打造河豚的美食,比如说镇江,扬州,苏州地区的张家港沿长江边上也在打造河豚的美食。

微信图片_20210503104616.jpg
河豚

老郑/LaoZheng
张家港,常熟,北面的如皋,扬中,在这个季节,长三角的朋友或者更远地方的朋友就会过来吃河豚,有各种各样的讲究, 《吴江竹枝词》从燕子写到了河豚,写到了荻芽,江上的小船。第三句

侬家艇子前洲里

侬,单人旁一个农。我家的小艇,前洲就是河里的那种小洲。

杨旭辉/YangXuHui
这个水面可能是一条河,也有可能是一个池塘,也有可能就是太湖或者长江,或者吴淞江都可以。

老郑/LaoZheng
侬家艇子前洲里。

前洲,我觉得这个“前”字还是蛮重要的,给你提供了一种方位感,它会暗示你,告诉你有前洲就有后洲、有中洲,或者有左还有右,那就是水泽连天的湿地的那种氛围。

杨旭辉/YangXuHui
郑老师解释地非常好,沙洲在水面上是星罗棋布,而且是不规则地布在水面当中。

老郑/LaoZheng
最后一句我最喜欢,叫做

贪看春波忘却归

忘记回家,就是我在船头上看着这春天的波涛,一直看、一直看。

杨旭辉/YangXuHui
光看波涛,在思考人生。

老郑/LaoZheng
或者什么都不想。

杨旭辉/YangXuHui
完全放空也可以。驾一叶小舟在水面上徜徉的时候,可以看的东西很多,我们不妨在诗歌的整个构思上这样去理解。前面两句就是诗人驾着小艇在水面上在贪看的时候,看到的远景和近景的融合,远景是二月吴江燕子飞,再收进来,在眼前的沙洲上就看到了荻芽短,在水面上又看到了鲈鱼很肥的时候在水面上游动。

老郑/LaoZheng
在水边,你看着那个波,小风吹着波纹,好像无穷无尽,你确实可能会看着波,一直看着,忘记了时间。

杨旭辉/YangXuHui
垂钓爱好者,在水边,有没有鱼来他都无所谓,就静默地看着,注视着水面,然后什么也不想,这个状态其实是最好的。

微信图片_20210503104621.jpg
垂钓

老郑/LaoZheng
说到这首诗的作顾清,我们现在好像不是特别了解他,但是在明朝的时候,尤其在松江府,他是一个大名人。

杨旭辉/YangXuHui
因为他本身是进士及第,而且他在松江地方上,对松江地方、对江南的文化典籍非常熟悉。他曾经编修过《松江府志》,就有点类似于我们南宋时期的范成大。

老郑/LaoZheng
还有苏州的王鏊。其实王鏊和顾清有渊源的。顾清比王鏊小十岁,王鏊是1450年出生,1475年就中了探花。顾清是1460年出生, 33岁考中的进士,他的座师就是王鏊。王鏊还很欣赏他,说这个人是苏东坡再世。

杨旭辉/YangXuHui
当然从目前留存下来的文献来看、留存下来诗歌来说,可能顾清没有达到苏东坡这么高的高度,知名度也远不如苏东坡。王鏊为什么会欣赏这样的一位年轻的……其实也比他年轻不了多少了,但是从科举来说,王鏊是前辈,他为什么会欣赏这样的后辈?王鳌对他的诗歌的风格还是欣赏的,另外他非常有史料的意识。

老郑/LaoZheng
台历上不是写了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婉丽,天趣盎然”。

微信图片_20210503104625.jpg
王鳌

杨旭辉/YangXuHui
在清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也著录了他的一个诗集,叫《东江家藏集》,家藏集这种说法,其实在明清时期,很多人都喜欢这种称呼,比如说吴宽的诗集就叫《匏庵家藏集》,吴梅村的诗集也叫《家藏集》。

老郑/LaoZheng
《东江家藏集》我看记载说是顾清晚年自己编订的,所以比较严谨,水准比较高。

杨旭辉/YangXuHui
对,他就把自己比较好的作品留存下来。

老郑/LaoZheng
有点像现在人的自选集。

杨旭辉/YangXuHui
在明清时期,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就在人生的暮年的时候,他觉得要编一个自己的作品集,那么他认为不好的、不合适的东西就未必收起来。最经典的是谁?郑板桥。郑板桥在临终之前,他就给自己收了一个集子叫《板桥集》,把自己的诗集收完以后,自己用书法把它写出来以后上版,然后说,我以后流传后世的,只要这些诗就够了。他说如果后人有好事者,去给我的诗文做辑佚的话,我死了以后变成厉鬼,我不放过他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就说要把好的作品展示给后人,一些不成熟的应酬之作,写的蹩脚的,或者早年的一些学习之作,就不要让后世知道了。但是作为,我们研究者来说,可能尽量要知道他早年怎么一步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艺术发展之路,所以研究者跟诗人有的时候是矛盾的。

老郑/LaoZheng
你说到这里,我就想起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围城》出过几个版本,都有过修订。我记得八九十年代有一个学者,他做了一个汇校本。

杨旭辉/YangXuHui
对,胥智芬做了一个汇校本。

老郑/LaoZheng
当时钱钟书先生还在世,很生气是吧?涉及到版权的问题。钱钟书先生可能就在想,我已经改了,你为什么要我在把前面的再拿出来。

杨旭辉/YangXuHui
当代一个很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到后来他功成名就以后,他不惜斥巨资把他早年流传在外面的,他认为不成熟的作品回收回来,然后把它毁掉,其实意思是一样的。

微信图片_20210503103128.png

老郑/LaoZheng
李巨川老师,以前是苏大的老师,后来在工业园区创建的时候,就去从事地方文史和相关的文献研究的李巨川老师,他写过很多书,他也喜欢画油画。他就有一个习惯,他给别人的画,过一段时间,他会跟你说,杨老师,他肯定叫你小杨,说你的画还给我。他本来已经给你了,还跟你要,干嘛呢?“画的不好,我要改一改,我再给你画,修改了之后我换一张画给你。”

杨旭辉/YangXuHui
对,这就是一种古风。

老郑/LaoZheng
感谢大家收听5月1号的《诗话江南》《最美苏州诗》节目,咱们明天再见!

杨旭辉/YangXuHui
明天见!
宣传/分享:苏州论坛APP
来源/版权: 江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已获授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可分享!

微信图片_202105031046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