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往事] 【诗画苏州】【二十四节气里的运河江南】秋分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37

帖子

81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816
发表于 2021-9-24 11: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忆江南
杨旭辉

江南忆,吟遍运河讴。节气四时寒暑易,
群芳过后六花收。飘落覆汀洲。
霜天籁,渔火对眠愁。桂子飘香荷映日,
淡烟芳草旧迷楼。聊以醉清秋。

00.jpg


二十四节气里的运河江南,重温人与万物感应的古典时光,解读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王楠/WangNan

欢迎来到二十四节气里的运河江南,我是王楠。有请我们的老朋友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旭辉教授,杨老师您好。

杨旭辉/YangXuHui

王老师您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王楠/WangNan

今天到了秋分的节气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我理解就是平分了秋天的一个时节,气象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昼夜的温差加大了,气温会逐渐下降。

杨旭辉/YangXuHui

有一个成语叫平分秋色,从地理的概念上来说,太阳的直射正好在赤道上,进入秋分季节也开始天气逐渐凉了,也开始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11.jpg

秋分


王楠/WangNan

所以秋分这一天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从2018年开始国务院设立了这样一个节日,我想这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和传承,更是一种仪式感。像杨老师说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节气时令,摇身一变呢,变成了一个特别有鲜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契机。

杨旭辉/YangXuHui

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在收获的时候要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在感恩的过程当中,我们一方面要庆祝丰收的喜悦,另外一方面古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在秋分前后其实就是把收获的农作物或者收获的成果来祭拜星月。在过去,秋分时候也是我们传统的祭月节。

王楠/WangNan

所以古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

22.jpg

祭月


杨旭辉/YangXuHui

对自然的一种尊敬。

王楠/WangNan

所以最初的祭月节是定在秋分的这一天的,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都不一样,不一定都有圆月,如果祭月没有月亮可能就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把祭月节由秋分调到了中秋。

杨旭辉/YangXuHui

说明我们古人也不是那种僵化的,也是在与时俱进。我们在祭月的时候,我们在庆祝丰收的时候,需要一个圆满的、盛大的这样的场景,中秋的圆月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象征和寓意。

33.jpg

圆月


王楠/WangNan

和秋分有关的诗词有很多,杨老师今天选的这首诗的作者是和江南运河沿岸的苏州城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位大文豪,他就是范仲淹。为什么今天选了范仲淹的这首词呢?

杨旭辉/YangXuHui

苏州是作为运河沿岸一个代表性的城市,我们也曾经讨论过历史上哪一个人物是最能够代表苏州文化、代表苏州文化的精神?这个讨论,随着我们苏州火车站在改造,在南广场雕塑揭幕的一刹,最后尘埃落定了,我们一看原来是范仲淹,而且在雕像的基座上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不仅是范仲淹一生的自己的个人的政治主张和学术主张,这种主张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和儒家学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我们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是什么?胸怀天下。

44.jpg

范仲淹塑像


王楠/WangNan

杨老师这一段话就解释了,虽然苏州状元如林,名士如云,但是在苏州站的南广场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广场上树立了这尊范仲淹的雕像的原因。

杨旭辉/YangXuHui

很多听众朋友特别是我们的中小学的朋友对范仲淹的印象,大概就是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面出现了《岳阳楼记》,也就是刚才我讲的先忧后乐这种人生情怀和境界的一个最早的出处。但是当我们真正理解这篇文章里面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的时候,我们深深折服于范仲淹,也折服于经典名篇。

王楠/WangNan

所以说从古到今范仲淹仍然是我们所尊奉的三观的典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特别好的榜样。

55.jpg

范仲淹


杨旭辉/YangXuHui

范仲淹在中国历史上是名气非常响,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其实他作为一个文学家来说,他写了《岳阳楼记》,可能我们很多人对范仲淹的理解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其实是一种误解。范仲淹他是文武兼修,他在人生的经历当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

文能安邦治国,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的政治经历,就是参与了庆历新政,通过政治改革,让国家的制度建设能够更加的完备,使宋王朝能够富强起来,当然最后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岳阳楼记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叫“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有感于政治理想和改革的主张失败以后一种人生的感慨,但是面对政治改革的失败,他并没有消极,而是说出了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当然居庙堂之高忧其君,他是觉得理所当然的。在贬谪的时候依然要忧国忧民,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所以在《岳阳楼记》里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朝廷治理的一个关切和重视。

武可定国。在这里面其实也是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庆历三年的时候,宋王朝的西北边塞出现了一些警报,当时主要是西夏的军队来大兵入境,所以这个时候范仲淹听到警报的消息以后,就与他的好朋友,当时任枢密副使的富弼主动请缨,要求到边疆去镇守边疆,表现出强烈的这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保家卫国的精神。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一首诗就是范仲淹在西北边在戍边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我们请王老师给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词牌叫《苏幕遮》。这是一个小令词很有名的词牌。

66.jpg

岳阳楼


王楠/WangNan

我们先在节目当中共读一下这首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杨旭辉/YangXuHui

这首作品创作的地方并不在江南,也不在苏州,更和运河没有关系,但是此时身在西北边塞戍边的范仲淹依然魂牵梦绕的是故土,是家乡,所以在这首词作当中,他以低回婉转,成熟清刚的笔调,写出了身在西北边塞的一种羁旅的情怀,以及对故土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在这个作品当中,既有很华美、清丽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对一种对江南水乡的山光水色,一种无限的留恋和思念,又把江南水乡的绵丽的风光和大漠边塞的风光进行强烈的对比,最后写出了这样的一种浓烈而成熟的一种思乡的词作。

范仲淹在西北边塞的时候,在戍边的时候,建立了不朽的军功。据史书记载,范仲淹和富弼他们在西北边塞戍边的时候,使西北边塞长期处于安定的状态,所以在当时的西北的少数民族的士兵当中曾经流行这样的一种话语,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韩就是韩琦,范就是范仲淹,他们也都是庆历新政时期的好搭档。他们一直在镇守边疆的时候,入侵者听到韩琦的名字以后,心胆寒;听到范仲淹的名字以后心惊胆破,由此可以看出来范仲淹领军指挥的能力非常强。

但是,在这首作品当中,更多的体现了一种文人的难以演绎的乡思情怀,这首词作里面所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呢?首先看到的是秋日里的一种景象,既有西北边塞的,也有他自己记忆当中江南水乡,运河江南的一种美景: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成为写秋日景色的经典的佳作。我说范仲淹这四句就是中国古代诗词的秋日之私语的经典代表之作。后来到元代王实甫写《西厢记》的时候,也特别喜欢这样的词的意境,张生和崔莺莺在临别的时候有一段唱词也是“碧云天,黄叶地”,用这样的意境来再现范仲淹的词作。

读这首词的时候,很多听众朋友会觉得有一个跳跃,或者有一个极大的反差。很多听众朋友觉得,杨老师你刚才讲范仲淹在西北边塞作为一个大将军镇守边塞的时候,他怎么又能够写出如此唯美、如此文艺范的作品?

77.jpg

西北边塞


王楠/WangNan

尤其是最后一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大将军也有他内心很温柔的一面。

杨旭辉/YangXuHui

就范仲淹来说,作为镇守边关的主帅,他的性格当然非常刚毅的一种精神,但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之下,他可以和士兵同甘苦共患难,并没有像唐代高适《燕歌行》诗里面所批判的——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他跟士兵同吃同住同甘苦,这种英雄人物他内心其实也有很多真情,尤其是他的语言驾驭能力又很强,所以用这样的一种很精美的很浓烈的文词,来把他内心很细腻的极富人情味的一种情感表达出来。

在我理解,思乡之情不仅仅是范仲淹自己的,也是边塞所有戍边将士们的共同的心声。清代学者许昂霄评点这首词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讲得非常好:范仲淹的词最后“酒入愁肠”两句,即便是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触动了边塞将士的很多情怀。

读了这首词,我就想到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很多军旅歌曲,也是一种柔情,写出了铁汉内心最柔软的,感动了一代一代人。比如说《十五的月亮》,还有《望星空》,还有《军港之夜》。

88.jpg

酒入愁肠


王楠/WangNan

有关范仲淹的的故事和记载,他的诗词太多了,在节目当中没有时间和大家一起去聊那么多。但是通过我们杨老师对范仲淹的解读,我想到了一句话: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是最近几年的一句流行语,虽然这句话的原型常常认为是来自苏轼的“万里归来颜愈少”,但我觉得这句话更像是范仲淹一辈子的写照。

杨旭辉/YangXuHui

范仲淹一生在全国很多地方去做过官,也去镇守过边塞,他对苏州、对他的家乡也是情有独钟。他曾经出任过苏州的地方官。在苏州地方官的任上,他也做了很多的事情。

我们经常会讲,古代的史书,包括正史、野史里都会记载范仲淹做的在苏州对家乡最重要的贡献,做了这样几件事情。

他办了苏州府学。公元1035年的时候,他上书朝廷,募集经费办了苏州府学,请了当时最一流的学者胡瑗到苏州来,主持苏州府学的教学,所以苏州府学直到我们今天一直在原地,延续了苏州文脉的传统。现在是江苏省苏州中学,再过十几年,苏州中学的前身苏州府学即将迎来千年校庆,所以我们讲千年府学文脉传承,这是在历史上是第一个——州府一级来办官学的开始,成为了全国地方官学的一个样本。

当时的民间说法,风水最好的就是南园,现在苏州府学那个地方。他说,既然风水最好,我不能自己独自享用,我就捐出来办一个学校。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与其富贵一家,不如富贵一方。让苏州的子弟读书,改变命运,让他们受教育得到一种教化。另外一块地是据说是风水最差的地方,就是城外的天平山,这样的话,我死了,我的子孙后代死了就葬在天平山,所以直到今天,天平山脚下还有一个地名叫范坟。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范仲淹真的是先天下,先他人,后自己;先忧后乐的这种人格精神的写照。

在苏州府学边上有一个地名,现在苏州人都应该很熟悉叫三元坊。为什么叫三元坊?在这里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府学培养出了一位——当时不叫苏州府学,当时叫紫阳书院,紫阳书院培养出了一位学生,他连续在乡试、在会试、在殿试当中夺得头筹,都是第一名,所谓的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到殿试的状元,三元及第,是清代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

99.jpg

三元坊


王楠/WangNan

妥妥的学霸。

杨旭辉/YangXuHui

为了纪念这件文化盛事,在府学边上、紫阳书院边上建了一个牌坊,叫三元坊。虽然这个牌坊现在是一个复建的,重新建的,但是三元坊地名永远地留在苏州的文化印记当中。

王楠/WangNan

细细地品苏州的每一块牌坊,每一条小巷,也许都有它不同的故事和来历。当然了,我们的先人们也为现在的苏州增添了很多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现在在品读苏州的时候有了更多精神价值的体验。

感谢各位收听今天《二十四节气里的运河江南》节目,我们在下一个节气寒露和大家再见了。

杨旭辉/YangXuHui

我们下一个节气再见。

宣传/分享:苏州论坛APP
来源/版权: 江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已获授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可分享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