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往事] 姑苏区“藏”了一栋金砖楼!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9 13: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姑苏区十梓街东段的望星桥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历史上为城东水陆交通中心,旧时桥旁是外来客船集中之所,异乡旅人常在此盼望家信,故原名为“望信桥”。

1.jpg


望星桥原为石级拱桥,民国24年(1935年)改建为钢筋水泥现浇板梁平桥,桥头柱分嵌青石碑,刻有桥名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吴县建设局重建”字样。
桥东原称天赐庄(苏大本部西门附近),博习医院的原址保存完好,走到底是曾经的东吴大学,民国风情犹存。
2.jpg

桥西原称严衙前(苏大附一医院附近),古名积庆寺巷,因明代为大学士严讷故里,遂改称严衙前。桥两堍南侧皆塘岸。
· 黄孝子节妇坊 ·
黄孝子节妇坊位于望星桥北堍3号巷前,是一间两柱石坊,是乾隆年间为黄农及其妻金氏所立的。


3.jpg
黄孝子节妇坊朝西有一花岗石构筑,间宽2.5米、残高4米,顶楼已无,定盘枋以下柱枋完整,柱镌一联:“孝全赤子性,节并太姑贞”。


4.jpg
黄农以孝得名,被载入《清史稿》列传内。据载,黄农的母亲大病六年,他一直侍奉左右;父亲在外教书,他隔几天就去探望问候。后来父亲突然得了重病,黄农在除夕夜祷告,期望自己减寿为父亲增寿,后来父亲病好了,他却三十多岁就去世了。
· 朱子久故居 ·
朱子久故居位于十梓街望星桥南堍6号,是朱子久的父朱寿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购得,为二层民国建筑,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5.jpg
朱子久(1892-1959),又名米恒,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苏州助剂厂前身福康药厂的创始人。民国9年(1920年),他在上海开设福康西药店,开始自制西药,后又将药店的设备和职工迁至苏州。抗日战争期间,大批将士负伤,镇痛药品奇缺,朱子久闻讯后发动全店职工连夜赶制几万粒“凡痛灵”及其他药片,支援抗日战争前线。
· 程小青故居 ·
程小青故居位于望星桥北堍23号。程小青(1893—1976),原名程青心,祖籍安徽安庆。他18岁开始从事文学写作,先是与周瘦鹃合作翻译柯南道尔的作品,后来创作了《霍桑探案》,一举成名。


6.jpg
提到霍桑这个名字,还有一段小插曲。程小青原本写作“霍森”,大概是原稿中字迹不清,也可能是排版工人不小心,小说发表时“霍森”变成了“霍桑”。不过程小青一向随和,就将错就错,将这个名字沿用了下来。


7.jpg
· 博习医院 ·
博习医院旧址位于姑苏城东南隅天赐庄东首,东侧是东吴大学旧址和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西侧是圣约翰教堂和牧楼。


8.jpg
光绪年间,美国基督教会来此传教,创办了一系列教会事业,博习医院就是其一,这也是苏州历史上第一个正规化、专业化、综合性的西医医院。


9.jpg
民国年间,不少传教士、医生、教授、学者纷纷来此居住,给苏州注入了新思想和新文化。


10.jpg
2005年,博习医院旧址被列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1.jpg
门诊楼位于今十梓街东端的北侧,是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建筑。


12.jpg
门诊楼的外墙全部用金砖砌就,有数万块之多,是苏州坊间一栋独特的“金砖楼”。


13.jpg
据文字资料记载:“本院门诊室悉用北平建筑皇宫之金砖造成,当时制造是砖之窑适在苏城之外,本院于废清时将其所余旧砖悉数购得。”


14.jpg
宣统三年成造细料一尺七寸见方金砖
如今,
博习医院除了作为一处历史文化景观外,
还成为HUB1884众创空间的大本营。
许多创业团队的入驻,
给这个建筑带来新的活力。


15.jpg
HUB1884众创空间成立于2015年5月,坐落于十梓街2号,旨在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的一站式孵化服务,是集创业、生活于一体的共享空间。


16.jpg
一批来自科技、教育、互联网、金融、文化传媒等领域的精英,共同助力这些创业团队的发展,成为其重要的推进力量,是为国内一流的年轻人创业平台。


17.jpg
位于姑苏区十梓街东段的望星桥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历史上为城东水陆交通中心,旧时桥旁是外来客船集中之所,异乡旅人常在此盼望家信,故原名为“望信桥”。
望星桥原为石级拱桥,民国24年(1935年)改建为钢筋水泥现浇板梁平桥,桥头柱分嵌青石碑,刻有桥名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吴县建设局重建”字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发表于 2019-12-25 17: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真全,令人感动,苏州真实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