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往事] [姑苏原味]昆曲的“腔调”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37

帖子

81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816
发表于 2021-1-21 13: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jpg
1947年,俞振飞饰演柳梦梅,程砚秋饰演杜丽娘(作者提供)

上海人讲究“腔调”。
在上海,有一个专属名词——老克勒,专指那些衣着考究,举止优雅,生活有品味的男人。他们讲起话来彬彬有礼,出门的时候,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苟,皮鞋擦得锃亮,而白衬衫的领口永远都是干净挺刮的。这样的男人,也才配得上十里洋场那些穿旗袍的精致女人们。
在上海人的语境中,“腔调”这个词太抽象,太复杂,很难讲清楚,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总之,若是欣赏一个人,最高的赞誉便是“有腔调”;而鄙视一个人,只需横一眼:“像啥腔调。”
“有腔调”的上海人,周末来苏州逛逛园林,再到茶楼听听昆曲,不由两眼放光,竖起大拇指连声赞叹:“嘎有腔调,味道老好咯。”


2.2.jpg
“昆曲源头”砖雕门楼

2.3.jpg
昆山巴城的绰墩

自然,昆曲是“有腔调”的。
初入门者只道是:昆曲的“腔”是“昆山腔”;昆曲的“调”,是“水磨调”。却不知昆曲的“腔”又可细分为行腔、缓转腔和急转腔;昆曲的“调”又可细分为翻高、落下、平高。“有腔调”的曲唱要“字清、腔纯、板正”,都是极讲究的,没几年功夫,实在难以领略其中奥妙。
关于“昆山腔”和“水磨调”,说起来有些话长。
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追溯昆山腔源头,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黄幡绰是唐代宫廷名伶,擅演“参军戏”,风趣幽默,口才极好,颇得玄宗赏识。乃至一日不见,龙颜即为之不悦。“安史之乱”后,黄幡绰流落江南,与绰墩结下不解之缘。
绰墩在苏州昆山的巴城镇,是黄幡绰安葬之处。黄幡绰将宫廷宴乐带入民间,还教绰墩人演傀儡戏,致使村民“皆善滑稽”。至今人们提起绰墩的傀儡湖,就会想到黄幡绰的傀儡戏。从宫廷到民间,有意无意间,黄幡绰将一颗戏曲的种子埋进了绰墩的土壤。

2.4.jpg
黄幡绰像

2.5.jpg
顾坚像

多年以后,早期浙江温州永嘉地区的南戏在流播的过程中与各地民间音乐相融合,派生出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和昆山腔。明徐渭《南词叙录》载:“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 、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较之前三者,昆山腔的形成最晚。
大约在元代末年,富甲一方的昆山人顾阿瑛(1310-1369)于界溪(今绰墩村西南)构建别墅“玉山草堂”,园池亭馆多达二十余处。顾阿瑛“好文而喜客”,创办“玉山雅集”,遍邀四方名士诗酒唱和,宴游歌舞,“弦歌之声未尝一日废”,声伎之盛,远近闻名。这一次,绰墩,成了孕育昆山腔最适宜的“温床”。

2.6.jpg
清华嵒《玉山雅集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者提供)

魏良辅《南词引正》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顾坚(约1368年前后)自号“风月散人”,与“风月异人”顾阿瑛、“风月福人”杨维桢、“风月主人”倪云林交好。
“风月”的雅号很文艺。对互为知音的四个人来说很是贴切——东道主顾阿瑛“风流文雅,著称东南”;大诗人杨维桢“铁笛一声吹破秋”;倪云林是元代最著名的四大画家之一,苏州狮子林的设计者;而擅唱南曲的顾坚更是如鱼得水,成为昆山腔的积极践行者和推广者,被后世尊为“昆曲鼻祖”。

2.7.jpg
昆曲工尺谱(作者提供)

“六国码头”商贾云集,是元末繁华的对外贸易口岸,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从这里出发的。顾坚的昆山腔在人来人往中,影响也不断扩大。明嘉靖年间,这里是昆山人口中的“南码头”,亦即太仓“南关”。江西南昌人魏良辅(1489-1566)流寓至此,在昆山腔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打磨出转音若丝、纡徐委婉的“水磨调”。
魏良辅为“水磨调”而痴狂。他听发配太仓卫服役的犯人张野塘唱曲,听了三天三夜,先结为好友,后又将女儿下嫁张野塘为妻。不为别的,只因野塘北曲唱得太好,三弦也弹得太好,他实在是太喜欢了。野塘不负所望,将北曲好听的唱法融入昆山腔中,又改定三弦,融入昆曲伴奏,完备了昆曲伴奏场面,对“水磨调”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2.8.jpg
魏良辅

水磨,是江南匠人制作红木家具的特殊工艺。开榫、凿眼后要沾水打磨;刹活、使鳔后还要再检查水磨;接下来油工的第一道工序,仍然是水磨。家具烫蜡前,还要进行最后一次水磨,精细程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沾水,打磨;再沾水,再打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贯穿于魏良辅“取字唇齿间”的每一个细节。自此,昆曲完成了“有腔调”的雅化过程,以几近完美的姿态风行于世。
魏良辅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曲圣”。他将曲唱心得汇集成文,所著《南词引正》成为指导度曲的金科玉律,奠定了“昆曲之祖”的崇高地位。“起而效之”的梁辰鱼(约1521~1594),在“独得其传”之后,创作出《浣纱记》,第一次将昆曲搬上了舞台。
从家班清唱的雅集,到载歌载舞的舞台,昆曲如破茧之蝶,实现了质的飞跃,华丽变身为昆剧。

2.9.jpg
重刻出像浣纱记四卷(网图)

2.10.jpg
上昆版《浣纱记》(网图)

黄幡绰在绰墩播下的戏曲种子,在顾坚的昆山腔里,显露出昆曲的雏形;魏良辅在“南码头”打磨的水磨调,愈加趋于文人化;梁辰鱼舞台搬演的《浣纱记》,又促使昆曲迎来了花开烂漫的春天。从那时起,昆曲的“腔调”,便打上了阳春白雪的风雅烙印,开启了长达二百多年的全盛时期。

宣传/分享:苏州论坛APP
来源/版权: 江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已获授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可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