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往事] [姑苏原味]叫卖声引出的老行当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37

帖子

81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816
发表于 2021-1-26 10: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1.jpg
修洋伞(周文雍绘)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雨后的江南,从深巷古宅传来清脆的叫卖声,这带着湿润的声音,被文人墨客化作不朽诗句而千载诵读。
“栀子花,白兰花——”这是城里人才能享受的“专利”。而我家乡直塘老街上,听不到这清脆的天籁之声,更见不到穿着旗袍打着油纸伞如丁香花一般的女人。当年,小镇人都为生计奔波,为生存拼搏,没有城里人的浪漫和闲适,没有闻香赏花的闲情逸致。
老街的叫卖声从来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15.2.jpg
补碗(民国木刻)

15.3.jpg
补好的瓷器

“钉碗——”一个碗字拉长了声调,声声吆喝从街头传来。碗碎了,舍不得丢,先要看一看这碗碎得如何——是“粉碎性骨折”还是碎成二三爿。前者无法修补,后者,就等待这声声吆喝。
钉碗师傅来了。借过一条小凳,师傅打开包裹,用一块厚厚的布块放在膝盖上——这是他的工作平台。师傅端详着碎碗,比试一番,用细麻绳把碗口紧紧扎住。又拿出小钻机,对着碗缝两边打孔。这是一种牵拉式小钻机,长不满尺许,称作金刚钻。通过左右用力,钻头转动,打出小孔。
“滋咕,滋咕”这打孔的声音特别柔顺好听。我们常围着担子,模仿声音喊着“滋咕,滋咕,滋咕滋”。孔打好了,师傅从纸盒里拿出搭攀,按上,用小锤轻敲,再把一只铁盒里的白色糊状物粘在缝上,一抹,碗便起死回生了。搭攀有铜的和铁的两种,铁搭攀易锈,师傅会根据碗的质量为用户选择哪种为好。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使用补过的碗。

15.4.jpg
江西人钉碗(清末)

由此衍生的有两个耳熟能详的民谚:一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二是“江西人钉碗,自顾自”。前者告诉我们,你没有真本领,千万别去干难以胜任的活儿;而后者,却是老俵间的一场“黑色幽默”。
江西自古盛产瓷器,卖瓷器的从自身利益考虑,希望多多推销自己产品,自然也希望碗碎得越多越好。却偏偏有一批老俵,手有“金刚钻”专揽“瓷器活”。只考虑“自顾自”的生计,把废弃的碗复又修好,不顾其他老俵把“瓷器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表示对这些老俵的“不满”,故此句必冠以“江西人”三个字。想来钉碗的也不乏江苏人,可大家不能“容忍”的是专门“吃里扒外”的自家人。你看,老祖宗的幽默比我们强多了。

15.5.jpg

15.6.jpg
清末和民国的磨刀者

“磨剪子来,镪菜刀”。样板戏《红灯记》让我们记住了磨刀的叫卖声。如果把它界定为北方版的磨刀叫卖声,那么,“削刀——磨剪刀!”便属江南版的叫卖了。
浑厚的吆喝先声夺人。从老街的东面,磨刀人挑了一付担子过来了。担子里放着一条磨刀专用长凳,一只小木桶及磨刀石之类工具。有生意了,师傅就在桶里放上半桶水,凳上放好磨刀石,开始操作。
一把菜刀往往要用上很多年,好的刀甚至用一辈子。平时切鱼肉类,自个儿在水缸口边刷一点水再来回蹭几下,刀口便锋利了。时间一长,菜刀的口特别厚,缸上磨刀已经不起作用了,于是就要请眼下这位师傅了。“你替我把刀口削削薄。”主妇们常这样关照。

15.7.jpg
磨剪刀(周文雍绘)

磨刀师傅把菜刀横在长凳上,用绳子压住,脚踏住绳子。再拿起一把T字型削刀,往菜刀刃上削去。削刀锋利无比,菜刀上的铁被一层一层削去,菜刀口变薄了,再在磨刀石上两边磨。
而磨剪子要求更高。老街上有几家理发店、缝纫店,师傅对接下的活特别认真,这是人家手艺人的吃饭家什啊,来不得半点马虎。我常能看到磨刀师傅额头上的汗水滴在刀剪上。一边磨一边在水桶里搅一下,又继续埋头干。师傅手头有一团破布头,时不时试剪几下,测量剪刀锋利程度。

15.8.jpg
清时的修棕榻

15.9.jpg
修棕棚(周文雍绘)

“阿有坏脱格棕棚修伐——”“阿要穿棕棚——”,修棕棚师傅打扮特殊:一捆棕绳挂在肩头,手拿一只藤提包,左顾右盼,一路吆喝。那时,农村中的木床是用细竹压成床垫的,而镇上人家的片子床用的多是棕棚。一张棕棚用了十来年,棕面凹下去,睡着不舒服。这位专门修棕棚的就为解决此事而来。
清贫的岁月,做好床架专等穿新棕棚的实乃凤毛麟角。几乎都是修修补补。很快,一张旧棕棚抬了出来。师傅用几只长凳将棕棚高高抬起,嘴巴里含了水,向棕绳喷去。师傅嘴上功夫过硬,喝口凉水,鼓足腮帮,喷出的水又细又匀,如飞花溅玉,棕棚很快变成湿漉漉的。少年的日子本来就寂寞单调,于是,我们很快围了上去。
人怎么能睡在细细的绳上,这绳又怎么弄结实呢?我一直想不明白。看着师傅灵巧的双手不停地敲敲打打着,啊!明白了。原来,棕棚四周有数不清的木榫,正是它把棕绳卡住绷紧的。现在,师傅把旧木榫退了出来,再在旧绳上加新绳进行加固,最后用新木榫敲打卡紧。哈,老祖宗传下的这东西低碳、管用、又好玩。

15.10.jpg

15.11.jpg
清末的修伞人

“啊有阳伞要修——”,那年头使用的伞有三种:油纸伞、铁骨子伞、布伞。小镇人几乎都使用布伞。布伞用竹片做架子,用白布作幔,再反复刷上桐油防漏。久雨放晴,盼的就是这位修伞师傅——布伞易发霉,一霉布就烂了。师傅剪去坏的伞布,用差不多大小的白布缝上,再涂上桐油。有的伞骨子坏了,师傅来个大卸八块,根据长短重新配上竹片,直到收放自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收锡箔灰的、换糖的、修藤椅的……操着各地方言的叫卖声总是有声有色从街头走来。薄技在身的手艺人,以其精心设计的广告和独具特色的声音形象,吸引着小镇人的眼球和耳膜,修复生活中的诸多不便,让平淡的岁月变得有滋味。

15.12.jpg

15.13.jpg
捏糖人和弹棉花(周文雍绘)

斗转星移。如今,昔日的街景一去不返。踩着一块块磨平的街石,我常常漫步在老街。不知怎的,那一声声熟悉而又遥远叫卖声,似乎又在耳畔回荡;那一个个埋头操劳的手艺人,似乎又在眼前浮现……
宣传/分享:苏州论坛APP
来源/版权: 江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已获授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可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